优米体育服讯(毕佳佳 雷江城)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浪潮中,河南福牛牧业有限公司以创新为引擎,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智能化改造,成为中原地区肉牛产业的标杆企业。
自2021年成立以来,这家扎根信阳市光山县的企业,累计投资20亿元打造“两园两厂两基地”,形成集繁育、育肥、交易、加工、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“福牛模式”。

全产业链布局: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生态
福牛牧业以“两园两厂两基地”为核心,构建起覆盖肉牛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闭环。
在光山县斛山乡,占地1250亩的肉牛育肥产业园已存栏西门塔尔育肥公牛5000余头,种植区400亩青贮玉米和高丹草长势喜人,鱼类养殖区200亩的鲢鱼、草鱼实现生态循环。与之毗邻的肉牛交易产业园规划年交易量30万头,未来将成为鄂豫皖三省最大的肉牛集散中心。
在淮滨县三空桥乡,占地462亩的肉牛养殖基地引入AI摄像头估重、无人驾驶投喂车等智能设备,打造数字牧场样本。而十里鲜牛肉食品加工厂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0万头,精深加工车间可生产冷鲜肉、预制菜等30余种产品,年产值突破30亿元。
有机肥加工厂则将牛粪转化为10万吨专用肥料,反哺周边茶园、油茶林,形成“牧业-种植-生态”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。

科技赋能:智慧牧场开启产业新篇章
福牛牧业与京东科技共建的肉牛智慧数字中心,通过智能耳标、电子秤等物联网设备,实现对牛只体温、采食量、运动量的实时监测。
“AI估重系统将误差率从5%降至1.2%,饲料转化率提升15%,每头牛年节约成本超800元。”公司技术总监介绍。
在仙居母牛繁育基地,基因选育技术已培育出适应亚热带气候的杂交牛种,出肉率较传统品种提高12%。TMR日粮自动搅拌系统、无人消毒车等设备的普及,使单人饲养效率提升3倍。目前,企业已取得23项养殖加工专利,被农业农村部授予“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”称号。

质量管控:从牛犊到餐桌的全链追溯
在质量管控体系上,福牛牧业构建了“五统一”标准:统一供应种牛、统一防疫程序、统一饲料配方、统一屠宰加工、统一品牌销售。
每头牛佩戴的电子耳标记录着从出生到出栏的28项数据,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查看检验报告。而通过HACCP认证的牛肉加工车间,产品直供海底捞、西贝莜面村等连锁企业,并出口东南亚市场。
产业振兴:带动万户农民共享红利
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让福牛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领头牛”。
通过流转2250亩土地,企业为160余户农民提供年均每亩800元的稳定收益。300余名村民在基地从事饲养、饲草种植等工作,月收入达4500元。与12家合作社签订的秸秆收储协议,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2000万元。
“以前玉米秸秆烂在地里,现在每吨能卖380元。”光山县文殊乡农户李建国算着账。企业开发的青贮玉米订单种植,使农户亩均收益从800元增至1500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福牛牧业通过技术培训孵化出23名“乡村牛倌”,其中5人已独立创办养殖场,形成“头雁领航、群雁齐飞”的效应。
从传统养殖到智慧农业,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创新,福牛牧业用四年时间走出了一条“科技引领、绿色驱动、共同富裕”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随着“两园两厂两基地”的全面投产,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正以每年30%的增速扩张,为革命老区光山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,更为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。



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黑猫投诉
广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