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米体育总部地址查询报讯(朱昌俊 记者李涛)河南省深刻学习领会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精神,按照试点先行、稳步推进、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,全面推进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落地落实。其中,漯河市坚持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,率先在全省形成“示范化引领、整体化推进、一体化落实”的工作格局。
漯河市将落实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来抓,并指定分管副市长牵头负责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底调查工作;组织市食品安全办、市场监管、教育、工信、税务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建立分工明确、条块结合、部门联动、信息融通的工作机制。如教育部门负责摸清大、中、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底数和用餐人数;工信部门负责摸清大、中、小、微食品生产企业底数和从业人数;税务部门负责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统计;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统计食品销售企业、餐饮企业、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。在此基础上,漯河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分级分类,力求做到摸底精准、画像准确。目前,漯河已完成全市24243 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工作,其中,A级37家,B级278家,C级1859家,D级22069家。
同时,根据包保主体摸底情况,漯河市食品安全办积极与市委办、组织部、市委编办等部门对接,明确四套班子厅级领导干部对应包保A级主体,并建立市级领导直接包保、市直部门联络指导、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的上下联动、层层传导的包保责任体系。县、乡级比照市级的工作方法,确定县处级、乡科级和村“两委”包保干部名单,并对应包保 B、C、D 级主体。截至目前,漯河市共确定各级包保干部6373人,其中,市厅级37人,县处级148人,乡科级558人,村级5629人。此外,漯河还制定了包保干部和包保主体名录, 分层建档备案备查,实现基层干部全上阵、企业主体全覆盖。
为有效压实责任,漯河市加快完善相关机制。一是建立定期汇报机制,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,市级包保干部和各县(区)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履职情况,推动工作落到实处;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。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更新频繁和包保干部工作调整较快的特点,制定动态调整流程和变更机制,确保工作连续性;三是建立双向反馈机制。针对各级督导督查以及属地监管发现的问题,制定通报处置流程和反馈机制,定期将相关问题反馈至各级食品安全办,由专人汇总后进行双向通报, 切实把包保责任、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有机统一起来, 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;四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,将推动落实“两个责任”工作纳入市委、市政府督查重点事项,同时纳入2022年对各县(区)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,切实推动“两个责任”工作落地见效。



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不良信息举报平台
黑猫投诉
广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