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优米体育服!
 

重庆九龙坡丨打造“妈妈食堂”新样板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

2025-10-29 16:40来源:优米体育服 编辑:卢妍

优米体育服讯(程登市)校园食品安全是家长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为守护好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,重庆市九龙坡区持续深化中小学“校园餐”专项整治,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新路径,创新推行“妈妈食堂”管理模式,引导家长进入食堂,全程参与“校园餐”的加工制作与监督,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融入日常餐饮保障中,让学生吃出“家的味道”,构建起“家长放心、孩子开心、学校省心”的多赢格局。

一、严把“三道关口”,构建规范的选人用人体系

一是精准动员,把好“入口关”。坚持“自愿报名、学校初审、家委会推荐”的原则,通过家长会、家校沟通群等多渠道公开发布招聘信息,广泛宣传“妈妈食堂”的意义与职责,累计吸引800余名家长报名,营造了家校协同、共护食安的良好氛围。

二是严格筛选,把好“资格关”。各学校、幼儿园结合实际制定明确的准入标准,严格核查报名家长的健康状况、无犯罪记录证明及个人品行,并优先选用具备餐饮从业经验的家长。目前,已择优聘用300余名家长员工,覆盖收货、库管、切配、烹饪、洗消等关键岗位,其中具备餐饮服务经验者超25%,显著提升了食堂队伍的专业化水平。

三是系统培训,把好“能力关”。区市场监管局制作发放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宣传册》500份,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等核心法规,组织开展岗前培训80余次,并对食材验收、加工规范、应急处置等重点环节进行专项考核,确保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。同时,建立常态化培训与“老带新”结对机制,要求年度培训不少于40学时,持续提升家长员工的技能与责任意识。

二、明确“三重角色”,激发家长员工监督沟通潜能

一是当好“一线监督员”,筑牢内部防线。赋予家长员工在食材验收、加工制作、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的现场监督权,发现问题有权当场要求整改;对重大隐患或拒不整改情况,可直接向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或监管部门报告。截至目前,家长员工累计提出整改意见54条,成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38处。这种源自关切的“内部”监督,更具针对性和威慑力,有效弥补了外部监管的盲区。

二是做好“沟通联络员”,畅通反馈渠道。依托家长员工的“双重身份”,建立“校园食安直通车”机制,并同步推进数字化菜谱共建。通过线上交流会等形式,定期收集学生及家长对菜品口味、营养搭配的意见,并据此参与菜谱的制定与动态调整。试点以来,家长学生参与食谱制作534人次,根据建议调整菜谱17次,成功推动了“少用辛辣食材”“增加当季时蔬”等48项改进,以妈妈的细心精准回应孩子们的饮食偏好。

三是担任“安全宣传员”,营造共治氛围。鼓励家长员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,在家长群、班级会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,并协助学校开展“光盘行动”等主题活动21次。面对部分家长对食堂的疑虑,他们主动分享学生在校用餐实况,以其特有的亲和力与可信度,有效消除了信息壁垒,增强了家校互信。

三、完善“三项机制”,夯实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根基

一是健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。建立由市场监管、教育、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参与的校园食品安全联席会议机制,定期开展风险研判、信息共享与联动执法,每年会商不少于2次,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,确保“妈妈食堂”规范有序运行。

二是细化食堂运行管理机制。出台《校园“妈妈食堂”食品安全管理细则》,明确家长员工的岗位职责、操作流程与监督权限,强化对食材溯源、加工过程、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的常态化检查,为“妈妈食堂”的规范运作提供制度保障。

三是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。各校制定《家长员工参与食堂管理办法》,建立食品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,对主动发现并报告重大风险隐患的家长员工给予激励。同时实施动态评价,将工作表现、职责履行等情况纳入考核,结果与续聘、评优挂钩,形成“能者上、优者奖”的良性循环。

通过以上三层机制联动,九龙坡区成功构建起权责清晰、运行高效、监督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,让“妈妈食堂”持续飘香,成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的温暖堡垒。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