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优米体育服!
 

科学补碘“最优解” 守护智力与活力

2025-10-17 17:48来源:新疆网 编辑:陈钊琦

近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市卫生监督所)发布健康提示,作为离海洋最远的城市,乌鲁木齐的土壤和饮用水碘含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属于典型的“外环境缺碘地区”。提醒市民加碘盐是不可或缺的“健康伙伴”,只有科学补碘,才能保持健康活力。

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市卫生监督所)地方病防制科专家介绍,日常饮食中的谷物、蔬菜、肉类等食材,碘含量本就极低,仅靠这些天然食物摄入的碘,远远达不到人体每日所需。其中,成年人每天需120微克碘,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150~200微克碘,婴幼儿需求则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。长期碘摄入不足,甲状腺这只“小蝴蝶”就会因“燃料短缺”陷入困境,给不同人群带来健康隐患。

对孩子来说,缺碘会偷走“聪明力”。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缺碘,会直接阻碍大脑与神经系统发育,可能导致智力低下、听力障碍、身材矮小,甚至引发“克汀病”(俗称“呆小症”)。这种伤害不可逆,会影响孩子一生。

对成年人而言,缺碘会让脖子“变粗”。成年人缺碘时,甲状腺会为了“抢碘”不断增生,形成“大脖子病”(甲状腺肿大)。脖子变粗不仅影响外观,严重时还会压迫气管、食管,导致呼吸不畅、吞咽困难。长期缺碘还会引发乏力、怕冷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发展为“甲状腺功能减退”,让全身代谢“慢下来”。

很多人会问:“我偶尔吃海带、紫菜,还用吃加碘盐吗?”答案是“需要”。虽然海带、紫菜含碘量高,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每天规律食用,摄入量忽多忽少,无法稳定满足身体需求。而加碘盐价格低廉、方便购买和食用,是最经济、最安全、最适合全民补碘的方式,堪称补碘的“最优解”。

不过,加碘盐虽好,要是吃不对,碘会“悄悄跑掉”,补了也白补。

专家提示,买盐时,要认准“加碘”标志。去小区超市、菜市场买盐,一定要盯着包装上的“加碘”字样,同时核对碘含量(国家标准为每公斤盐含碘20~30毫克),避免买到无碘盐或劣质盐。对多数乌鲁木齐人来说,无碘盐是“没必要的选择”。

存盐要避开灶台高温,密封保存。虽然乌鲁木齐气候干燥,但碘怕高温、怕光照。买回家的加碘盐别敞口放在灶台旁,做饭时的高温会让碘挥发,应该装进阴凉、干燥的密封罐,放在远离热源的橱柜里。

放盐则要在菜快熟时再放,减少损耗。炒大盘鸡、炖羊肉时,别刚下锅就放盐,高温会让碘“溜走”。建议在菜快炒熟、即将出锅时放盐,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碘,让每一口菜都带着“补碘力”。另外,盐别一次买太多,存放时间越久,碘含量也会慢慢下降。

不少市民还担心:“天天吃加碘盐,会不会补多了?”其实不用焦虑,只要按正常量吃加碘盐(成人每天推荐吃盐5克,约含碘100~150微克),再搭配日常饮食,绝大多数健康人都不会碘过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极少数特殊情况,比如患有“甲亢”“甲状腺炎”的人,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吃无碘盐。其他人千万别跟风买无碘盐,盲目放弃加碘盐,反而会让甲状腺陷入“缺碘危机”。(李晓青 刘本来)

Baidu
map